专业律师咨询

专业律师 一问多答

意见更全面 信息更丰富

今日咨询动态

1955人

付费咨询

1756人

在线律师

3033人

在线咨询

提问解答

职务发明创造,其专利权到底归属于何方?

发布时间:2025-08-26 10:23:19

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问题:依据相关规定,若发明创造是在执行单位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的,或者主要运用了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那么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单位,在获得批准之后,单位即为专利权人。不过,单位与发明人能够通过签订合同来约定专利权的归属,如有此类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对于非职务发明创造而言,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发明人所有,获批之后发明人成为专利权人。

回顾案情:小胡在某公司任职期间,借助公司给予的物质技术条件研发出一项新技术。该公司认定这属于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应当归公司持有。然而小胡却认为,这是自己独立构思的成果,而且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应当属于非职务发明,于是双方就专利权的归属产生了争执。

案情分析:其一,首先要判定此项发明创造是否是在执行本单位任务或者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完成的。倘若满足这一条件,大体上可认定为职务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归单位。其二,若双方在此之前就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存在约定,那么就依据约定来确定归属。

法律团队已回复

相关问题解答

1. 销售者侵犯著作权时是否承担责任,需分情况看待。若销售者明知或者应知所售为侵权复制品,这表明其主观存在过错,那么就需要承担责任。其可能要承担诸如停止侵害之类的民事责任;若情节严重,会受到行政处罚;若构成犯罪,则会被追究刑事责任。2. 如果销售者能够证明自己不知道所售为侵权复制品,并···...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若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可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要是数额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则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要判处罚金。2. 销售金额达五万以上就属于“数额较大”,二十五万以上则属于“数额巨大”。在认定的时···...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主体方面:主体为一般主体,包含自然人和单位。自然人需达责任年龄且具备责任能力,单位则涵盖各类公司、企业等类型。2. 主观方面:属于故意犯罪,并且以营利为目的,若没有该目的则不构成此罪。3. 客体方面:对著作权人的权利与管理制度有所侵犯,损害其权益,干扰文化市场秩序。4. 客观方面:销售···...

法律团队已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