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律师咨询

专业律师 一问多答

意见更全面 信息更丰富

今日咨询动态

1955人

付费咨询

1756人

在线律师

3033人

在线咨询

1. 违约金与损失赔偿金属于不同概念,二者存在关联,不过通常违约金并不涵盖损失赔偿金。2. 依据法律规定,双方能够对违约金的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进行约定。若违约金低于损失,可请求予以增加;若违约金过高,远超损失,可请求予以减少。3. 在实践里,违约金是预先约定好的,其作用在于为合同的履行提供担保;损失赔偿金则是在违约发生之后,对实际遭受的损失给予补偿。就违约金···...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当事人能够就违约情形约定违约金的支付,或者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式。若所约定的违约金低于损失,当事人可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予以增加;若违约金过高超出损失,当事人可请求适当降低。2. 倘若违约金无法完全弥补实际损失,当事人可针对不足的部分要求损失赔偿,二者共同存在以填补守约方的损失。若违约金足以弥补损失,一般不可额外要求赔偿。3. 违约金与损失赔偿共同存在是以实···...

法律团队已回复

违约赔偿损失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为约定赔偿,在订立合同之时,双方预先确定一方违约时需向对方赔付的金额,或者确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与实际损失数额差距较大,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进行调整。其二是法定赔偿,当合同没有约定时,就依据法律规定来确定赔偿数额。损失赔偿应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相当,这其中包含履行合同本可获取的利益,不过不能超出违约方订立···...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违约赔偿合同通常是有效的。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依法订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时便开始生效,违约赔偿合同也不例外。只要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表意真实,且不存在违法违规以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形,合同即为有效。2. 当合同存在法定的无效情形时,例如因欺诈、胁迫而损害国家利益,或者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等情况,合同便无效。3. 要是合同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遭受损害的一方能够请求法院···...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违约赔偿分期支付是可行的,但要满足一定条件。依照法律规定,违约方与守约方经协商达成一致后,可签订协议,以分期方式支付赔偿款。如此一来,违约方的资金压力得以缓解,守约方获取赔偿的权利也能得到保障。2. 若双方未能协商一致,在守约方起诉之后,法院通常会判定一次性赔偿。不过,当违约方存在经济困难等合理状况,并且能够提供证据来请求分期支付时,法院依据公平原则并结合实···...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法律并未对违约时最高赔偿违约金的倍数作出统一规定。在民事合同当中,当事人能够自行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或者计算方法。2. 当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远高于所造成的损失时,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应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削减。在司法判定中,违约金若超出损失的30%,则被视作“过分高于”。3. 例如在买卖合同里,若卖方违约并致使买方遭受100万的损失,而约定的违约金超过130万,卖方请求调整的话···...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通常,违约所导致的损失应由违约方来承担。如果一方未履行或者没有恰当履行合同义务,那么其需要承担诸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之类的责任。2. 损失赔偿的数额应当与违约造成的损失相匹配,这其中包含合同履行后能够得到的利益,不过,此数额不能超出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所能预见的损失范围。3. 当双方均存在违约情形时,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倘若违约致使对方遭受人身、财···...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一般而言,违约损失与违约金不可同时主张。违约金旨在补偿守约方因对方违约而遭受的损失。一方违约时,守约方能够主张违约金。2. 倘若违约金低于损失,可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要是违约金过高,也可请求适当降低。3. 违约金具备补偿性质,其目的在于弥补损失。若同时主张违约损失和违约金,就会出现双重获利的情况。不过,当违约金无法充分弥补损失时,守约方有权就尚未弥补的···...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协议明确规定了违约金数额的,违约方一般按规定支付。若违约方认为违约金相较损失过高,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降低。通常而言,违约金若超出损失的30%,就或许被视作“过分高于”。2. 协议未规定违约金数额的,受损方需证明实际遭受的损失,违约方应予以赔偿。实际损失包含直接与间接损失,例如商业秘密泄露所导致的经营损失、制止侵权的合理费用等。案件情况回顾:小朱和小胡签···...

法律团队已回复

转让合同的纠纷解除方式包括法定与约定这两种类型。对于约定解除而言,其一,若合同里设定了解除条件,当条件达成时,其中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其二,双方协商一致同样能够解除合同。法定解除则需要符合《民法典》的规定,例如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无法达成、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情形。在解除合同时,要及时通知对方,当通知到达对方时合同即解除。若对方存在异议,可向法院或者···...

法律团队已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