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律师 一问多答
意见更全面 信息更丰富
今日咨询动态

1955人
付费咨询

1756人
在线律师

3033人
在线咨询
全部解答

1. 一般而言,劳动合同若未到期,劳动者按照法定程序离职的,无需对公司作出赔偿。只要提前三十日书面告知单位,处于试用期的则提前三日告知,如此便可解除合同。2. 然而,存在特殊情形时则需赔偿。若违背服务期的约定,也就是单位提供了专项培训且约定了服务期的情况下离职,就得支付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培训费用。3. 要是违反竞业限制的约定,就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违法解除合同致使单位遭受损失的,同样要承担赔...


1. 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有权利不续签合同从而离职,此时劳动合同自动终止。2. 单位若维持或者提升续约条件,而劳动者拒绝签订,单位不用支付补偿。3. 单位要是降低续约条件,劳动者不续签的话,单位就得支付补偿。补偿依据工作年限计算,工作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超过半年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作不满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4. 劳动者合同期满不续签可以辞职,并且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判定能否得到补偿。...


1. 合法辞退的情形:若劳动者严重违背单位规章之类的情况,这属于过失性辞退,在此情形下单位无需给予补偿。2. 违法辞退相关规定:单位要是毫无缘由地辞退劳动者,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者已无法继续履行合同,单位就得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双倍来进行赔偿。经济补偿是依据工作年限计算的,工作满一年就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时长超出半年但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不满半年的则支付半个月...


在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内,用人单位有权辞退员工,但必须满足法定的条件。若员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所规定的情形,例如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用人单位能够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无需给予补偿。当出现《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所规定的情形时,比如员工患病后无法工作,用人单位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支付补偿。要是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员工,员工可以要求...


1. 劳动合同若被确认无效,而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应支付报酬,报酬数额参照相同岗位或者相近岗位确定。2. 若单位存在过错致使合同无效并且损害到劳动者,单位要承担责任。若造成工资损失,单位除支付工资外,还应额外加付25%的赔偿;若造成工伤、医疗待遇损失,除提供相应待遇,还要支付25%的医疗费用赔偿。3. 若劳动者因自身过错致使合同无效且损害单位利益,劳动者应承担责任。案例回顾:小朱应聘到一家公...


1. 双方信息方面,应注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例如单位的名称、地址、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证件号码等。2. 合同期限这一项,必须明确是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亦或是以完成特定工作为期限。3. 工作内容与地点,要对工作岗位和具体的工作地点加以说明。4. 工作时间和休假,需规定工作时长、加班规则以及法定休假事宜。5. 劳动报酬部分,要确定工资数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6. 社会保险,用人单...


1. 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合同双倍赔偿的仲裁时效为一年,此一年的起算时间是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身权利遭受损害之日。2. 关于双倍工资仲裁时效的起算,存在两种计算方式。其一为逐月起算,即每月的双倍工资自次月起逐月计算;其二为整体计算,也就是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计算一年的时效。3. 仲裁时效能够中断或者中止。当主张自身权利、寻求救济等情况发生时,时效中断,重新计算;若遇不可抗力等因...


1.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终止该合同之际,需办理社保减员,一般于期满当月办理,次月便停止社保缴纳。2. 按照规定,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合同之后的15日之内,应为劳动者办理档案与社保关系的转移,且出具相应证明。3. 若单位未能及时办理,多缴纳的社保费用需由双方协商;若使劳动者遭受损失,劳动者能够要求赔偿。单位应及时停止社保缴纳,以规避法律风险与纠纷。案件回顾:小朱与公司订立的劳动合同到期,公司本应于合...


1. 一般而言,劳动合同到期不会自行延续。不过,要是存在法定情形,合同就会顺延,直至相应情形消失才终止。这些法定情形包含: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却未进行离岗前检查、疑似职业病处于诊断观察期;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而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处于医疗期;女职工处于孕期、产期、哺乳期;在本单位连续工作达15年并且距离退休不足5年等状况。2. 倘若不存在法定顺延的情形,合同到期且双方未续...


1. 通常而言,劳动合同到期就会自然终止。2. 但也有特殊情形。要是劳动者存在如下情况,合同就得延续到这些情况消失才终止:进行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却未做离岗检查的;处于疑似职业病诊断观察期的;患上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致使劳动能力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处于医疗期的;女职工处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在单位连续工作达15年并且距离退休不足5年的。3. 总体来讲,一般是到期就终止,不过若符合上...


1. 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签的赔偿情况存在差异。若用人单位不续签劳动合同,在维持或者提高原合同条件但劳动者仍然拒绝续签的情况除外,用人单位需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工作年限,工作满一年则给予一个月工资,工作时长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则给予半个月工资。2. 劳动者不续签劳动合同分为两种情形。若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合同条件,劳动者拒绝续签,这种情况下劳动者不能获取补偿...


1. 劳动合同仅注明底薪,一般是有效的。法律规定合同需包含劳动报酬条款,然而并未要求细化工资构成。只要底薪的约定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并且不违反法律,合同即为有效。2. 仅写底薪容易产生纠纷。如果绩效工资、奖金等未作约定,就容易引发争议。在计算补偿或者赔偿时只计算底薪,可能会损害劳动者权益。3. 建议劳动者与单位进行协商,明确工资构成、发放方式以及调整机制等内容,并以书面形式补充到合同之中,从而规...


1. 劳动合同的中止,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间,由于法定或者约定的情形,致使合同暂时停止履行。2. 法定的中止情形包含劳动者应征入伍、人身自由受限、失踪但未被宣告失踪等情况。例如劳动者人身自由受限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停止发放工资、停止缴纳社会保险。3. 约定的中止,需双方在合同中明确条件、期限以及各自的权利和义务。4. 劳动合同中止期间,劳动关系依然保留。当中止情形消失后,若无特殊的规定或者约定,双方...


1. 合法提前解约的情形:员工依照规定,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单位,或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单位解除合同,这种情况下无需赔偿。2. 违反服务期约定的情况:若员工违反服务期的约定而提前解约,那就需要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单位所支出的培训费用,并且也不能超出尚未履行的服务期应当分摊的费用。3. 关于违反竞业限制:如果员工违反竞业限制的约定,就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4. 违法解除合同方...


1. 当劳动合同与劳动法存在不一致之处时,应以劳动法为准。劳动法具有强制性,其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稳固劳动关系。2. 劳动合同遵循意思自治原则,不过不能与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相悖。倘若条款和劳动法相抵触,此条款无效,然而并不影响其他有效条款的履行。3. 例如约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个月不休息,这因违反劳动法规定而无效。劳动者能够协商修改,若协商无果,可进行投诉或者申请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案情回顾:小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