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律师咨询

专业律师 一问多答

意见更全面 信息更丰富

今日咨询动态

1955人

付费咨询

1756人

在线律师

3033人

在线咨询

全部解答

1. 劳动者享有婚假这一法定权益。若单位不让劳动者休婚假,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因为单位的这种行为侵害了劳动者权益。2. 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方面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当劳动者权利遭受侵害时,可于规定时间内向相应仲裁委递交书面申请,要求单位保障其休婚假的权利。3. 若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案例回顾:小朱入职某单位后结婚,向单位申请婚假,单位以业务繁忙为由不予批准。小朱觉得婚假...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出具相关证明。若用人单位不出具,劳动者可采取如下措施:2. 劳动者首先可与用人单位协商,告知对方出具证明系法定职责,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3. 若协商未取得成效,劳动者能够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予以改正,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害(例如影响再就业等情形),用人单位需进行赔偿。4. 劳动者还可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用人单位开具证明并要求赔偿。劳动者需...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出具证明,且需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与社保关系的转移。2. 单位若拒绝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应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单位依法办理。3. 若单位未及时办理手续致使劳动者遭受损失,劳动者可要求赔偿。申请仲裁时,劳动者要准备好能证实劳动关系、离职状况的证据。案情回顾:小朱于某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后打算离职,依规定完成了工作交接...

法律团队已回复

若单位恶意逼迫员工离职,员工可按如下方式维权:首先,员工要收集证据。像书面通知、邮件、聊天记录这类能够表明单位存在恶意行为的材料,都需保留,以此为维权奠定基础。其次,员工应与单位进行协商。在协商过程中,指出单位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表达自己不想离职的意愿,要求单位正常履行合同。然后,倘若协商失败,员工可进行投诉。也就是向劳动监察部门反映情况,由劳动监察部门展开调查并处理。最后,如果前面的方式都未能解...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单位强制给劳动者换岗,这属于变更劳动合同。若劳动者不同意,单位却强行换岗并致使合同解除,那么单位得依规给予补偿。2. 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工作年限。工作满一年的,给予一个月工资;工作时长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则给予半个月工资。这里所说的月工资,是指合同解除或者终止之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3. 单位若违法解除合同,劳动者能够要求双倍赔偿。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要确认开除行为是否合法。若员工存在严重违规等情况被过失性辞退,单位不用给予补偿;反之则属于违法辞退。2. 在合法辞退的情形下,员工应做好交接工作。要是员工不认可单位的认定结果,可以进行协商并且提供自身无过错的证据。3. 若遭遇违法辞退,员工能够与单位协商,要求继续工作或者获取双倍赔偿。要是协商没有结果,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仲裁,并且准备好诸如合同、工资条之类的证据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单位签订合同后能够开展劳务派遣工作,不过必须依法操作。劳务派遣属于特殊的用工形式,派遣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为期两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则要和派遣单位订立协议。2. 倘若单位已经有自己员工的合同,再引入劳务派遣时,岗位必须具备“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特性。临时岗位存在时长不可超过六个月;辅助岗位属于非主营业务但服务于主营业务;替代岗位是指在员工脱产期间能够被他人替代的岗位。3....

法律团队已回复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若在单位连续工作达15年,并且距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时,单位不可依据无过失性辞退、经济性裁员的相关规定来解除合同。然而,要是劳动者出现严重违反规定、玩忽职守从而导致重大损害等情形,即便满足前面所说的工作年限条件,单位依旧能够解除合同。此外,当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或者符合其他法定情形时,单位也可依法解除合同。工作年限并非绝对的限制因素,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判断。回顾案情:小许于公司连续工...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合法解除且符合补偿条件时:按工作年限予以补偿,工作每满一年给予一个月工资。工作时长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给予半个月工资。例如工作4年,应给予4个月工资,这里的月工资为解除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2. 违法解除的情况: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进行赔偿,像工作4年的,就要给予8个月工资。3. 员工存在过错时:例如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单位不用给予补偿或者赔偿。案件情况回顾...

法律团队已回复

单位依法可进行调岗的情形包括如下几种:其一,协商一致调岗。单位与员工经协商达成一致后,能够变更岗位,并且这种变更需要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其二,法定情形调岗。当员工病愈或者非因工伤后无法从事原来的工作,又或者员工不能胜任工作时,单位可以另外安排岗位。其三,客观情况调岗。如果订立合同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且双方协商无果,单位可进行合理调岗。其四,脱密期调岗。负有保密义务的员工,可在...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劳动合同到期时,单位若不续签,通常需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不过,若单位维持或者提升续签条件,而劳动者不同意续签的情况则除外。2. 经济补偿依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则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时长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3. 若单位拒绝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可先尝试协商,协商不成的话,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案件回顾...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单位通过变相转岗来逼迫员工辞职,这一行为违反《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合同里,工作岗位与工作内容属于重要条款,变更这些条款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并且要以书面形式加以确认。2. 员工在应对这种情况时,首先要与单位进行沟通,明确拒绝转岗要求,坚持按照原合同履行职责,同时要留存像聊天记录、邮件等相关证据。3. 要是沟通没有结果,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员工也能够收集诸如合同、工资条之类的证据去申请...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单位若不签订合同,劳动者有权获取赔偿并解除劳动关系。单位用工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合同的,需每月支付双倍工资;若满一年未签合同,则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2. 若单位存在过错(例如未缴纳社保),劳动者据此解除劳动关系的,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依据工作年限计算,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半年则支付半月工资。3. 劳动者可先与单位进行协商,协商无果后可...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单位若不签订合同,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而不满1年时,每月需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支付期限最多为11个月。2. 单位若不缴纳社保,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单位应按照工作年限给予经济补偿,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工作超过6个月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则支付半个月工资。劳动者还可要求单位补缴社保,若有损失单位需予以赔偿。遇到此类情况,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能够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法律团队已回复

1. 若单位不交五险引发纠纷,此纠纷按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于该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时效起算点为当事人知晓自身权利被侵害之时。2. 单位缴纳社保系法定的责任,这一责任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劳动者能够向社保行政部门进行投诉,该部门有权责令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补缴。3. 若单位未缴纳五险致使劳动者遭受损失,劳动者主张赔偿时,适用三年的民事诉讼时效,此时效从劳动者知道权利受损且知晓...

法律团队已回复
···56789···